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(1928~1972) x Ardbeg Rollercoaster(2010)
不同年代混合下,衍伸出的美好
西子灣隧道現在的樣子,並不是一次建構下的成果,而是多階段擴建工程下的成果,這也是我們把這案與2010 Ardbeg Rollercoaster酒款聯想的原因。 昭和元年(1926),哈瑪星已是高雄市的首善之區,凸顯高雄市現代化之起飛,哈瑪星街區高度的發展與現代化,總督府開始注意到西子灣的開發與重要性。
要開發西子灣,則西子灣必須與哈瑪星街區有便捷的交通,於是開鑿壽山洞,西子灣隧道(壽山洞) 興建於昭和2年(1927),昭和3年(1928)10月完工,由當時高雄州知事太田吾一命名為壽山洞。壽山洞完工後,西子灣可藉壽山洞,壽山洞促進西子灣觀光事業,豐富民眾之休閒生活,也可快速到達高雄火車站,也可到哈瑪星街區方便購物、工作與生活。
日治時期西子灣隧道(壽山洞)的開發,原以休閒遊憩及交通為主。西子灣隧道因貫穿壽山南端山脈兩側,地理形勢可作軍事使用。二戰期間1944年,曾作為日本海軍軍需部的兵器倉庫及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,曾經有軍事之價值。
高雄港地位重要,係屬作戰攻擊之主要目標,即有首遭空襲之可能。因此,相關防空設施在為了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