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市歷史建築「田町齋場」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委託技術服務案
高雄市歷史建築 田町齋場
為全台僅存日治時期葬儀空間(喪禮告別式空間)
歷史脈絡(由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提供):
1.昭和8 年,設置齋場計畫。
2.隔年(1934)3 月31 日落成,為高雄實施市制之後首座公共的葬儀空間。官方正式名稱為「高雄市齋場」,因位於田町(中鼓山),故又常稱為「田町齋場」。
3.民國34 年(1945)年底日治時期的「壽國民學校」曾暫借田町齋場的空間作為臨時教室。
4.民國42 年(1953)間,學校遷出後,由鼓山第二公有市場進駐。
5.民國103 年(2014),高雄市政府決定廢止的鼓山第二公有市場,歸還土地所有權人陽信銀行。在拆除市場過程中發現田町齋場。
6.民國106 年(2017)8 月經審議後,最終登錄為歷史建築。
一、田町齋場歷史的無形空間認知-
(一)葬儀文化:
本島人殯葬習俗,並無齋場一類專門舉行喪禮的公用場地,大多為在家私設靈堂,田町齋場是本島人社會中未曾出現過的公共性建築。
(二)社會背景:
利用田町齋場舉行葬儀者主要是日本人,且多為著名人士或軍警,田町齋場曾成為表揚英靈的場所,宣示意味濃厚。
(三)轉用歷程:
田町齋場用途變遷的有趣文化現象,更是世界上罕見的葬儀空間轉用案例。
二、有形的歷史空間場域
(一)稀少性
田町齋場不僅是臺灣僅存日治時期的齋場設施,同類型建築在日本當地單純作為葬儀空間者,也多已改建為現代化建築,已無二次大戰前的遺構。同時田町齋場也是稀少的洋風型葬儀空間類建築。
(二)建築風格與樣式
田町齋場的裝飾細節不僅有明顯的藝術裝飾式樣之特徵,更可見到西洋歷史式樣的語彙等細部。
感謝
協助燈光設計提案
現況照片
![]() |
---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規劃設計簡報內容
再利用計畫
本案再利用我們提案為里民活動中心,雖名為活動中心,其場域室內外空間包含:
1.「生命教育展示空間」
2.「齋場歷史展示」
3.「周邊旅遊資訊導覽」
4.「社區書報、品茗及下棋空間」
5.「假日市集及里民活動空間」
方案主軸為補足鄰里缺乏之公共設施加上觀光導覽所需之空間。
後續實際再利用機能,仍須依據機關需求討論後訂定.
![]() | ![]() |
---|---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
![]() |